会销行业迷茫期的两大误区

2015-07-28 中国会议营销网

经过十几年的发展,会销行业走入一个迷茫期,会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,而团队却越来越小,员工流动性也非常大,顾客忠臣度变低,成本成倍的增加。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?


营销模式陈旧   过度依赖“会议”


自从一开始 以召集顾客开会的形式来销售产品获得巨大的成功之后,会销企业就十年如一日在“会议”上下功夫,大团队一个月八九场会,小团队一个月二三场会。会销企业的日 常工作都是为了“会议”展开,包括资源的收集、会前的预热、登门拜访、会后回访, 所有的一切,都是以“会议”为轴,都是希望能在正式的“会议”上促使顾客 掏钱卖货。


营销,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克服顾客心理障碍、获取顾客信任的过程。会议由于可以集合形象宣传、专家认证、患者佐证等诸多手段于一身,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顾客情绪,使顾客冲动购买,成为了会销营销团队的主角,为会销企业带来了切实的利益。


然而,历史是不断发展的,没有任何一种营销模式可以长久地唱主角。消费者是在被营销和反营销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,免疫力随着时间的积累日益增强。当一种营销模式已经被大众熟知的时候,就是被消费者淘汰的时候。如果经营者还执迷于现有的模式,迟早会被消费者和市场淘汰。


十年前,如果你给顾客打电话,告诉顾客参加会议有一个鸡蛋赠送,顾客对你千恩万谢;五年前,如果你给顾客打电话,告诉顾客参加会议有一顿午饭可吃,顾客对你唯唯诺诺;而今天,如果你给顾客打电话,告诉顾客参加会议吃一顿大餐,顾客也会犹豫不决。


顾客还是那个顾客,会议还是那种会议。不同的是,会议越来越高级,顾客越来越狡猾,到会率越来越低,成交量却越来越少。所以,即便是会议营销,也应该综合其他营销方式,以创新求变革,以变革求发展。


追求短期利益  服务方式乏新意


在会议营销出现之前,营销的诉求点主要是突出产品的功能。 如报纸广告、电视品牌广告、电视专题栏目、电台广播,他们都称消费者为“患者”,宣传的是产品的 “疗效”。会议营销称消费者为“亲人”“家人”,甚至“干爹”、“干妈”,宣传的是产品的“预防保健”作用,让心理孤单的老年得到 了安慰。服务,可以说是会议营销的精髓所在。我们很多顾客,身体并没有什么毛病,因为感动于员工的服务而购买产品的大有人在。会销企业在服务上可以说是做足了文章。


如果会销企业能够有节制、规范性地利用服务,会议营销也许能走得更稳、更远。但是,近几年会销企业为了争取顾客, 在服务上互相攀比,对顾客的服务由买产品送赠品升级到买产品送体检、买产品送旅游、买产品送疗养,服务成本越来越高。


虽然服务成本提高了,但是由于服务方式严重雷同,顾客们并不领情。他们不是怀疑赠品不好、体检不准确,就是嫌旅游景点不够好、疗养院不够档次,甚至拿不同公司的服务来互相对比,要挟公司。以上两点是会销必须要避开的两大误区。
下一篇:会销企业发展需抓住的三大要点
上一篇:一日游前干点啥?你可千万别疏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