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保健药品受中国游客青睐 核心:人性化的微创新
2015-12-15 中国会议营销网
在中国健康产品销售领域,活跃着这样一群人:他们从20年前三株的辉煌中诞生,先后创建了以“四大家族”为代表的众多销售团队,将保健品销售市场的阵地发展到每一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。在经历了无数次行业的变革与洗礼之后,依然生机勃勃,神采依旧!他们所创造并沿袭至今的营销模式,就是保健品会议营销,他们也把自己称为会销人。保健品会销行业的每一次变革,都牵动着会销人的前途和命运。在国家“打四非”过后的2015年,新的食品法、广告法相继出台,新的行业发展模式和行业格局正在形成。站在新的起点,百万会销人该如何选择?如何应对?如何创造新的发展机遇?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,聆听来自会销界的声音!
自去年春节开始,虽然赴日中国游客的购物清单上热点不断转换,但是药品保健品却牢牢占据榜首位置。据统计,由于中国游客的“爆买”日本几家生产非处方药品保健品的日本商家,业绩也持续飙升。
日本药品保健品究竟靠什么深深吸引了中国消费者?如果仅靠广告轰炸,显然很难做到。而且,日本药品保健品在中国市场投放的广告并不多。
长期接待中国游客的日本导游石川透露,中国人喜欢购买的药品保健品一种是儿童药品,例如感冒药、退热贴、止咳糖浆、防蚊虫液等,另一类是青汁、酵素、抗疲劳营养剂等保健品医药品。
目前,中国专门针对儿童的药品严重缺乏,4000多家药企里专门为儿童生产药品的不足5%,并且还缺乏严密的药品测试和严格的审查标准。相反,日本儿童药品多种多样,同一种产品针对不同年龄还有更细化的分类。
在医药品、保健品上,其实日本产品的“技术含量”并不一定比中国同类产品高出很多。但是,日本的保健品通过各种“微创新”,以“人性化”为最高目标,让消费者乐于接受。比如中国是中药的发源地,中药类保健品的功能虽然不差,但却多少带点苦腥味道,但是日本的制药公司却通过改良,让汉方药变得更容易下口。
日本医药品保健品公司的创新,一直都围绕消费者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进行产品开发,缔造了许多中国没有的产品,填补了市场的空白。
对于经常熬夜的人来说,国内的那些具有兴奋功能的保健品,成分大多使用各种看不懂的化学合成物,用久了难免会担心副作用。而日本的医药品保健品则使用大家都熟知的各种维生素,来对抗疲劳和缓解不适症状,通过让消费者自己的认知判断是否应该购入这个产品,从而降低他们的顾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