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师承前景如何?对话优路教育破译政策东风下的传承新机
2025-08-11 中国会议营销网
近日,财政部等部门发布《2025年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竞争性评审结果公示》。拟确定北京市东城区、石家庄市、临汾市、沈阳市等15个城市为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城市。这也标志着,国家层面对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战略布局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。本篇通过对话优路教育中医师承项目负责人张老师,共同探讨在政策东风下,中医师承教育的前景与机遇。
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“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”的要求,以加快促进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、加快促进中医药人才发展等为聚焦,积极谋划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。其中,“支持鼓励中医药专家带徒授业,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,形成多层次师承教育体系。”为中医药人才发展锚定方向。在政策持续赋能下,中医师承已跃升为与院校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支柱,为行业输送兼具深厚功底与临床智慧的传承者。
张老师指出,政策的核心诉求很明确,既要传承名老中医的宝贵学术经验,更要培养出兼具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临床智慧的实战型人才。为服务更多中医药人才发展及素质提升,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,作为社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,优路教育不断拓展中医师承、执业药师、执业医师等医药卫生领域培训项目。
中医师承适合哪些人群?
优路教育张老师介绍到,中医爱好者、医药专业学生、康复类人员以及相关从业人员。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,是非全日制中医专业人员通过跟师学习,合法取得执业医师证书的途径。根据政策发布的时间不同,目前有两种方式。一是2007年的老政策(原卫生部52号令),因为要求跟师满三年,通常被简称为“三年师承”。二是2017年的新政策(原卫计委15号令),因为要求跟师满5年,通常被简称为“五年师承”。两者各有优势,可根据自身体条件选择。
从中医师承到职业医师要经历哪些过程?
张老师讲解到,中医师承到职业医师要经历多个流程,根据需求找师承老师→签订协议公证备案→跟师学习满3年通过出师考试→拿《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》→临床实践1年→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证→临床实践5年→考取执业医师证。这一路径设计,既强调传统“口传心授”的核心价值,也通过规范化考核确保人才质量,为师承学员铺就了一条前景可期的职业通途。据数据统计,截至2023年底,全国1.3万人通过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并获得中医(专长)医师资格。
优路教育中医师承项目为学员提供入门导学、精讲、师承资料指导、考点串讲、技能操作、仿真模考等课程模块,更有学科、临床等带学、带教的直播集训课,筑牢理论基础与实操能力。并提供多对1学习群、多平台渠道答疑、学习规划建议、师承报考指导、课程通知等督学伴学品质服务。资源强力支撑,协助对接合规师资资源,整合学习资料库,为跟师学习与应试备考提供坚实后盾。
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空间如何?
张老师解读道:“在政策、需求的多重驱动下,中医师承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扩容机遇。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(2016—2030年)》强调,到2030年,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、万名中医名师、百万中医师、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。如今,多地试点优化师承人员执业政策,职业发展通道日益宽广。把握政策东风,投身师承教育,就是拥抱中医药未来的无限可能。”
政策东风已至,中医师承正成为连接传统智慧与现代执业的重要桥梁。优路教育此类教育机构也将以中医师承培训提质,助力人才把握师承机遇,成为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的栋梁。此即是拥抱中医传承的使命,亦是开启一份兼具文化价值与职业尊严的光明未来。